⬅返回
情感分析
文章导读
    德国纺织机械超过90%以上用于出口,目前已出口到全球150多个国家。意大利是世界第二大纺织机械生产国。

    1.欧洲纺织机械出口的发展情况

    德国纺机厂商一直处于竞争的不败之地的法宝是先进的专长技术。随着纺织品在高科技领域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纺织设备也必须达到相应的质量水平。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生产经历多个工序,这需要使用多种高效高质量的机械设备。40多年来,德国纺织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业水平在国际上首屈一指,这种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德国大学和机械学院科研水平一流。这些院校不仅培养了高素质专业的工程师,而且在机械和纺织工程领域中广泛开展研究工作。在德国超过80%纺织工程毕业生都从业于机械工程工业中的纺织领域,他们的加入确保了最新科研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高质适销的产品。迄今为止德国纺织机械工业已超过50年毫无争议地蝉联世界冠军,目前德国国内有超过130家纺织机械制造商,主要生产纺纱机械、织造机械、袜织机械以及整理机械等。德国纺织机械超过90%以上用于出口,目前已出口到全球150多个国家。

    意大利是世界第二大纺织机械生产国。全行业目前共有管理人员和员工13600人,纺机及配件生产企业300家左右。近年来,由于意大利纺织机械工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以及在纺织、机械和电子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拥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多年丰富的生产经验,再加上目前全球掌握纺织机械尖端技术的国家不多,因此意大利纺织机械工业的许多生产技术目前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由于这些纺机及配件生产厂家大都位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纺织工业区,在那旱他们与最终用户的经验交流又为纺机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和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由于纺机及配件生产厂家数量之多,几乎每种类型的产品都有多家生产商提供技术和质量保证,加上意大利企业对生产纺织机械设备的技术关注也在不断增长,使最终用户能容易找到符合本企业要求的产品。为紧跟时代的发展,意大利的纺织机械制造商能不断进行有关安全与环境方面的课题研究,并根据广大客户提出的要求不断开发创新,提供更多的技术解决方案,从容应对国际挑战。与此同时,也使意大利纺织服装业能不断推出一些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的新一代产品,并能始终主导国际市场,领跑世界潮流。

    2.我国纺织机械出口的未来趋势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关键技术研发进展相对缓慢,新产品自主开发和设计能力仍有不足,应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由于行业规模大,集中度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差异较大,大量中小企业的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也仍有差距。

    一、基础研究亟待加强

    行业对高性能及新型纤维材料、智能纺织品、新型环保加工技术、新型纺织机械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活动的开展程度和水平仍然不足。企业对技术进步缺少超前部署,产学研合作以短期项目为主,缺乏以中长期技术创新为目标的研究合作,基础研究活动缺少行政层面和应用层面的有效支持。

    二、高性能、新型纤维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展相对滞后

    除耐高温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竹浆等纤维品种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外,多数重点纤维品种关键技术仍处于技术攻关或中试研发阶段;国产化的配套材料、关键设备尚需进一步加强联合攻关;天然纤维资源的高效提取技术、再生纤维素纤维清洁生产技术等生物质纤维开发相关核心技术仍有待加强研究;超仿真纤维的品种及仿真效果尚待改进。

    三、先进工艺技术在全行业的推广力度不足,覆盖面仍然偏小

    行业技术升级主要集中在具有较好资金条件的骨干企业,由于缺少行业性的技术推广机制和平台,先进工艺技术在广大小企业中的推广应用面仍急需继续扩大。如已经推广多年的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装备在棉纺行业中占有率仍不足60%:具有突出节能减排效果的冷轧堆染色、数码印花、冷转移印花等印染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面仅有5%.10%。

    四、装备制造研发与生产工艺创新结合不够紧密,产品先进性与制造水平仍有差距

    我幽高端装备自主研发仍需加快突破,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成套生产线在国内尚属空白,高频高速针刺、高速热轧、湿法成网、双组份纺粘和熔喷等非织造布设备仍依赖进口,粗细联合、细络联合系统尚未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纺机在自动化、连续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以及整机可靠性方面仍有不足,无梭织机运转速度低于进口装备的约10%,电脑自动化针织设备在运转速度、织物品质、编织控制系统等方面仍需提高。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纺织服装机械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但也一直是纺织机械进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特别是一些速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的纺织整机和零部件更是严重依赖进口,内地纺织机械生产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普遍还非常弱,可以说是大而不强,表现在机械制造能力不强,先进装备的研发能力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发能力不足。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纺机企业主要利用买进的设备仿制之后,引进大量先进设备,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取得技术。但近几年来,这条路越走越窄,一方面是国外投资者选择在中国投资建厂,带来了大量进口设备 另一方面中国纺织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产品更新周期长,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另外,内地纺织机械企业对研发上的投入也比国外企业要少得多,国外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占销售额的 8%~12% 而内地企业纺织机械行业的总体研发投入只占销售额的1%不到或者根本没有。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8201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