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分析
文章导读
    7月23日,鸿星尔克因捐款突然爆红网络,当日销量猛翻52倍,一举跃升国货顶流。“野性消费”的喧嚣褪去,像鸿星尔克这样的国产品牌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就算是为了支持慷慨解囊的企业,选择也不只是鸿星尔克一家。2007年,鸿星尔克营收20亿元。但此时的鸿星尔克就更极端了。

    7月23日,鸿星尔克因捐款突然爆红网络,当日销量猛翻52倍,一举跃升国货顶流。

    10月30日是鸿星尔克爆红后整整100天,大众对它的关注度骤降,门店从爆满到冷清。该品牌旗舰店抖音数据显示,30天的粉丝增量为-29万,几乎每天掉粉一万。曾经喧闹的门店早已回归平静,直播间疯狂的人气也已消散,各大社区论坛也鲜有品牌讨论之音……

    ▲官方账号粉丝暴跌

    100天来,鸿星尔克变得“很忙”:这期间,它因为再次捐款被质疑炒作,不仅如此,它还与20年前的第一位品牌代言人陈小春再度合作,拍摄了两张杂志大片。不过,此事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这条官方动态下面,评论数寥寥。

    ▲新升级的鸿星尔克门店

    在遭受热捧后,流量效应在它身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野性消费”的喧嚣褪去,像鸿星尔克这样的国产品牌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

    野性消费本质就是一种冲动打卡

    在鸿星尔克短期火爆之时,SocialBook就曾经想过当消费者热情退却之后,是不是又要重回孤单寂寞冷。以现在的趋势看,担忧绝非杞人忧天。

    这不是否定鸿星尔克曾经的捐赠,也不是否定那些野性消费背后的善意,只不过是确认了一个常识——没有哪个企业可以靠野性消费持续发展和繁荣。

    所谓的野性消费,与其说是一种消费行为,不如说是一种观点表达。

    ▲鸿星尔克一直在认真捐款

    人们因同情灾区民众,而对慷慨解囊的企业心生感激。再加上鸿星尔克自身濒危的处境,以及国货身份,就更容易打动人心。换言之,野性消费的本质是“善良的冲动”,是群体情绪感染之下的“冲动打卡”。

    那段时间的疯狂下单鸿星尔克,一半是表达支持,一半是想让身边人或者网友看见自己的态度。

    而这,注定了这样的消费很难持续。

    道理很简单,消费要花钱,多数人的钱是有限的,日常消费必然要回归“理性算计”,而不会全凭感情好恶。就算是为了支持慷慨解囊的企业,选择也不只是鸿星尔克一家。比如贵人鸟,先捐2000万元现金,又捐2000万元物资,据说老板还亲自带队到一线发放。更“惨”的是,贵人鸟在6月底刚执行完破产重整计划。

    如果按照支持鸿星尔克的逻辑,贵人鸟不是更值得野性消费?

    鸿星尔克是怎么掉队的?

    2007年,鸿星尔克营收20亿元。2019年,营收还是20亿。营收没涨,成本大涨,鸿星尔克亏着走过这一路。

    所以,本不富裕的鸿星尔克为河南捐款5000万后,网友心疼了,冲进直播间要买到鸿星尔克“缝纫机冒烟”,一天内就创下破亿的销售纪录。

    ▲老板吴荣照在直播间爆火

    鸿星尔克直播间里的疯狂,很容易让人想起AJ上货手慢无的场景。但不同的是,鸿星尔克一双鞋售价一两百,主播拿出一双249元的鞋还要提醒说这已经很贵了,而AJ的价格差不多是“最贵鸿星尔克”的五倍。

    国内运动鞋服市场常年被主攻高端市场的耐克阿迪占据,市占率随后的是中高端市场代表安踏和李宁,而售价低廉的鸿星尔克和特步、361度等一众晋江鞋企,排在更后面或者处于被边缘化的“其他类”。

    运动鞋服品牌的价值可以说和价位呈现正相关——卖得越贵,似乎就越容易受到追捧。

    卖得贵模式,威力则在近几年显现。这个时期,品牌取代渠道,成为制胜关键。消费者对品牌的诉求加上经济条件的提升,让他们不介意多花几百块去买“品牌”。

    但涨价不是想涨就能涨,品牌也不是说有就有的。

    首先,运动服饰拥有特殊的消费场景,以及消费者对它的功能性诉求高,常常是体育赛事由谁赞助、顶级体育明星穿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但赛事和顶级体育明星都是稀缺资源,一般是价高者得。

    其次,强功能性的产品属性要求运动鞋服企业重视研发。2018年,阿迪在研发上的投入超过了10亿元,是安踏的两倍,是李宁的五倍。鸿星尔克千万级别的研发投入,只能用“寒酸”来形容了。

    但品牌效应一旦形成,既可降本,又能提利。品牌形成口碑后,容易促成规模效应,面对产业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铺),更享有议价权。利润方面,一双动辄几百上千元的耐克运动休闲鞋的出厂价,不过区区70元左右。

    其次运动鞋服的销售模式有两种:直营和分销

    直营模式投入高,风险高,扩张的速度慢,但离消费者更近;分销模式投入少,扩张快,经营风险由众多经销商共担,但消费端反馈速度慢。分销模式下,从经销商订货到产品上市有8-9个月的时间差。一旦错判市场趋势,就要面临库存积压的风险,而运动品牌早期均以分销为主。

    2008年~2011年,国产品牌的门店扩张速度远高于行业增长需求,导致供给过剩。2011年,经销商手里已经压了传闻“停产三年都卖不完”的货。2012年,所有国产品牌营收大幅下滑,行业爆仓,由此进入一段较为漫长的去库存时期。

    但此时的鸿星尔克就更极端了。为了不让经销商关闭门店,向他们提供了8亿元资助,但在账面上仍把这些钱算在自己的现金里,最终财务造假东窗事发,遭新交所停牌。

    越早意识到终端网络重要性的品牌,受库存危机的影响就越小,安踏弯道超车,李宁遭遇阵痛,而鸿星尔克们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短期可以靠“噱头”,但长期靠价值

    对于价值的理解,高瓴资本张磊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那就是不断创造价值。而长期主义就是支撑价值的核心”。

    不过很可惜,鸿星尔克当下产品并不具备这样的价值,同一线品牌阿迪、耐克相比,其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尽管,鸿星尔克也推出与国漫《一人之下》《银魂》、河南博物院、清明上河园等IP的联名款,甚至还同奇瑞、小米等联名做活动,但是这些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END ——


    小编熬夜写稿,需要你的"在看"鼓励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71145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